高枕而卧
3天前8
gāo zhěn ér wò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。形容无忧无虑。平安无事。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事秦,则楚韩必不敢动;无楚韩之患,则大王高枕而卧,国必无忧矣。”有贤于此,朝廷之上始可~,岂可遽以和好自安妥也?★明·李贽《续焚书·杂著汇》...
荒诞不经
3天前7
huāng dàn bù jīng荒诞荒唐离奇;不经不合常理。形容言论荒谬,不合情理。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其语闳大不经,必先验小物,推而大之,至于无垠。”如果用世俗的眼光看来,这些内容几乎都是~的。★秦牧《幻想的彩翼》...
超然
3天前4
超然象外,超然象外 chāo rán xiàng wài 近义词: 反义词: 用法: 解释: 以:用法等同“于”。超脱于物象以外。指诗文的意境雄浑、超脱。也比喻置身世外,脱离现实的空想。 出处: 例子: 人倘能够“~”,看看报章,倒也是一种清福。(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马上支日记》) 谒后语: 谜语:...
春树暮云
3天前4
春树暮云,春树暮云 chūn shù mù yún 近义词: 反义词: 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解释: 仰慕、怀念友人 出处: 唐·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诗:“渭北春天树,江东日暮云。何时一樽酒,重与细论文?” 例子: 谒后语: 谜语: 成语故事:...
馋涎欲滴
4天前6
chán xián yù dī涎口水。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。形容极其贪馋的样子。也形容非常眼红。唐·柳宗元《招海贾文》垂涎闪舌兮,挥霍旁午。”宋·苏轼《将之湖州》诗吴儿鲙缕薄欲飞,未去先说馋涎垂。”此时听得子肃说有那样的好烟,不觉~。★清·姬文《市声》第二十六回...
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
4天前7
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,【诗句】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 【出处】唐·李商隐《锦瑟》。 【意思】古人有海珠与月亮感应之说。 诗人以美丽的民间传说,勾画了一幅皎洁的明月坠落于沧海之间,明珠 湮没于泪波之中的画面。用 (珠有泪) 、(玉生烟) 比喻往事成空、理 想破灭,抒发了诗人无限的...
得胜头回
6天前8
dé shèng tóu huí头回前回。宋、元说书人的术语。在开讲前,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,谓之得胜头回”,取其吉利之意。宋·无名氏《错斩崔宁》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,权做个得胜头回。”无...
李白斗酒诗百篇
6天前10
李白一斗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。,【诗句】李白一斗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。 【出处】唐·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。 【意思】李白喝完一斗酒,就能作出 一百篇诗来,喝醉了就在长安街市上的 酒家安歇。斗:古代盛酒的器具。 【鉴赏】李白才思敏捷,斗酒能成诗百篇,常常醉眠酒家。天子来呼,拒 不上船,大声自称: (...
一片冰心在玉壶上一句
6天前6
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 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,《芙蓉楼送辛渐二首(其一)》.[唐.王昌龄.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 【注释】①芙蓉楼:原名西北楼,遗址在润州(今江苏镇江)西北。辛渐:诗人的朋 友。②平明:天亮时。楚山:扬州一带,战国时属...
口诛笔伐
6天前5
口诛笔伐,口诛笔伐 kǒu zhū bǐ fá 近义词: 大张挞伐 反义词: 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与批评 解释: 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。 出处: 明·汪廷讷《三祝记·同谪》:“他捐廉弃耻,向权门富贵贪求,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,陇上墦间识者羞。”...
倒悬
6天前8
倒悬之急,倒悬之急 dào xuán zhī jí 近义词: 倒悬之危、倒悬之苦 反义词: 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处境极端艰难 解释: 倒悬:头向下、脚向上悬挂着。比喻极其艰难、危险的困境 出处: 先秦·孟轲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世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” 例子: 盗贼...
阿弥陀佛
7天前8
ē mí tuó fó佛教语,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,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。元·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四折张寿友曰‘阿弥陀佛,这个是谁?’卜儿云‘这便是媳妇儿。’”和尚念经,~。...
长林丰草
7天前7
cháng lín fēng cǎo幽深的树林,茂盛的野草。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,旧常喻隐居之地。晋·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虽饰以金镳、飨以嘉肴,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。”所以在风尘劳攘的时候,每怀~之思,而今却可赋《遂初》了。★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...
茅塞顿开的意思
7天前9
茅塞顿开,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近义词: 恍然大悟 反义词: 冥顽不灵 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 解释: 茅塞: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;顿:立刻。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,现在忽然被打开了。形容思想忽然开窍,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。 出处: 先秦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...